2021年9月7日 星期二

《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



作者: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
出版日期:2020年4月


微笑憂鬱症 Smiling Depression
是指「有憂鬱問題,但卻成功將問題隱藏的人」
看起來表面無憂無慮,但內心卻鬱鬱寡歡

任何人都可能因為任何原因
甚至在自身也毫無知覺的情況下產生微笑憂鬱
長期帶著微笑的面具偽裝著
久而久之
面具像被強力膠黏住似的
已經分不清楚是面具?還是自己真正的表情?
之後可能因為一句話、一首歌、一部電影被觸動
面具因此崩塌
而面具下的自己早已千瘡百孔

「偽裝,是阻礙救援的最近一公釐。」


微笑憂鬱者往往是
平時做事富有責任感、貼心細膩、不願造成麻煩
甚至有些完美主義
個性上也多為正向思考、樂觀積極
日常相處時實在難以辨識
連自身獨處時恐怕也無法誠實面對「負面的自己」
然而旁人知情後的詫異、不解表情
對於微笑憂鬱者,更是二次傷害

「世上無完人。」


作者在書中列舉一些族群
但依舊是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
可能是高情商者,面對謾罵、批評永遠只能微笑以對,卻如同緊箍咒的束縛
可能是資優生,菁英主義下守著分數、排名,渴望大人能了解數字以外的美好
可能是同性戀者,不友善的社會環境,殘忍的話語隨處可聞,只因喜歡的不同
可能是老年退休,每天起床沒有期待沒有事做,對未來失去希望感
可能是「男性」,社會給予的刻板印象與家庭壓力,不擅表達自己的難言之隱
往往也成為憂鬱症的黑數,根據統計,自殺成功的,以男性居多...

「從角色認同裡掙脫,從微笑憂鬱裡掙脫。」


微笑憂鬱者與典型的憂鬱症狀不同
他們看來精神抖擻、活力充沛
若下定決心去執行「自殺」時
也有執行的毅力
就這樣毫無預警地了結自己
令人措手不及,留下更深的遺憾...
而最晚知道的,有時更是身邊最親近的人...

「不要想太多」這句話,阻擋了後續可能有的求救訊號。


自己在從事法律工作時
常遇到當事人不斷地重複抱怨著
不滿、氣憤、悲戚的情緒蔓延開來
容易就被過度影響、耗損甚至超載
感受自己的感官情緒無法負荷了
適度地拉回自己,才有能量回頭,看見自己並照顧好自己

作者提到在《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書中有段話
「鍊條的堅固程度取決於最弱的環節。」
一個人身心最弱的環節,往往就是心理因素
有時在同溫層裡好好生活,在舒適圈裡怡然自得也很好
行有餘力時,再擴大或邁出一步
喜歡作者說的💬
其實那些給你建議的人,也往往一無所知
不被他人的期待綁架
學習接待真正的自己
你的美好,無須符合世俗的定義

「你不用更好,無須最好,因為你已經夠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