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日 星期三

《感情這件事》 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 台灣第一本劇集式心理診間故事


作者:陳永儀  國際心理學家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作者將人生最常擔任的五種角色
戀人、自我、夫妻、親子、家人
各自分成五種課題
戀人→戀愛課題、
自我→追尋自我課題、
夫妻→婚姻課題、
親子→家庭課題、
家人→失去課題。


每個星期一到星期五
每天由不同的角色探討各自的課題
連續五個禮拜後
每個角色對於每個課題有何轉變?
有種一次追五齣on檔劇的感覺
但作者也貼心在書中準備「索引」📌
讓您也可以一次追完一齣劇!

















雖然每個故事看到最後
每個角色好像有些微的轉變
可能就此自我想通、或與他人溝通順利等等的快樂結局
卻也可能是困於自我、無法改變、仍舊身陷囹圄
對於作者給予的「開放式結局」
一開始覺得有些失落
「不是每個人最後都應該happy ending?」
但現實就是如此
心理治療是個漫長的療養過程
無法一蹴即發直接求好求快
需要病人慢慢將心思、意念、感受化為言語、文字
具體呈現給心理治療師
最重要的聽眾有時候反而是當事人自己


從心理治療師的角度來看本書
病人需要信任你才會跟你說任何事情
心理治療師從外表必須要維持平靜(即便內心澎拜不已)
隨時保持中立、不能預設立場、沒有期待也沒有論斷
細微觀察病人的表情、動作、用語、語氣等等
我個人覺得最難的是「問問題」
如何切中要點提問?如何提點問題卻又不影響病人判斷?
都要自身經驗累積,反覆訓練思考而來

「如果你還沒準備好要知道對方的答案,就先別問這個問題。」


以下分享我在書中覺得有趣的觀點或佳句 ↓ ↓ ↓ 
👉同理心是人際關係的基礎,也是互動與溝通的潤滑劑。
     但同理與同意,不一定要同時共存。
👉當我們一直想要藉自己的力量去扭轉對方的感受時,就不是在「單純陪伴」。
👉「到地獄的路,是被善意所鋪出來的。」
     (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 
👉想法,會影響感覺。要練習把想法和感覺做區分,要能分辨他們。


令我自己最意外的是👀
本以為自己對於「失去至親」這課程較無感覺
畢竟身邊已去世的至親是離開快九年的阿嬤
但看到書中主角突然記不起剛去世父母的長相
很怕自己忘了自己的父母和與他們的共同回憶
讓我想起電影《可可夜總會》
電影中的亡靈若沒有世人記得了
就會魂飛魄散真正的消失!

也讓我想起包包中有著阿嬤生平最常拿著的鑰匙圈...
或許我也是怕忘記與阿嬤的回憶...
才會一直帶在身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