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4日 星期一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The Book of Joy



達賴喇嘛,丹增嘉措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藏族和傳佛教的精神領袖。
因中國入侵西藏而流亡在外,現居於印度。
1989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戴斯蒙‧屠圖
南非榮譽大主教,在南非致力追求正義的真相與種族紛爭中的和解。
1984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兩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一同聚首談論「喜悅」這個看似快樂卻又沉重的議題
本書好看之處
在於兩位聖人簡單易懂且幽默的解說
作者再加以科學研究為佐證說明
讓一切說明更加合理後
卻仍會在自己心中留下長長的沈思...

本書最愛之處
莫過於兩位聖人彼此間的談笑風生
兩位過往歷經戰亂、抗爭、甚至逃亡
卻仍保有慈悲正面的心態

達賴喇嘛認為成了流亡者以後,他才更貼近生活」
流亡的五十年人生,對於體驗人生有幫助,有更多的學習機會
美好事物的到來,總會伴隨一定的痛苦
如同在寒風中盛開的梅花
如同母親和生產的關係。
「因為有痛苦的經驗照亮,快樂的本職才會顯得澄明。
       那些痛苦使人得以清楚看見何為喜悅。」

屠圖大主教:「我說的話能引起共鳴,不是因為我的地位比較高,
而是因為我與他們同在,站在一樣的高度,感受著相同的苦惱與心痛。」
「是因為那些困頓的時光、那些痛苦的時刻,
    是悲傷和哀愁,將我們緊密交織在一起。」

本書從討論「喜悅的本質」、「那些讓喜悅遠離的事物」、
「喜悅的八大支柱」和最後作者提供「喜悅的練習」方法

在探討「那些讓喜悅遠離的事物」
不免提到需面對恐懼、壓力、憤怒、悲傷、絕望、寂寞或病痛等
達賴喇嘛說要培養精神免疫力,學習如何避免毀滅性情緒,進而養成正面的情緒
屠圖大主教則不然,他認為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認清自己的七情六欲,並適當表達出來
兩者看似分歧的意見, 卻仍是可以並存
平時多培養精神免疫力,但若遇到困難仍不敵,也沒關係,接受自己別內疚

在探討「喜悅的八大支柱
觀點、謙卑、幽默、接受、原諒、感恩、慈悲及付出

其中關於謙卑,用一則笑話卻能從笑聲中頓悟!
神職候選人問主教:「主教大人,我一直在圖書館找關於謙卑的書。」
主教回答:「喔,是嗎,談論謙卑這個主題最好的作品就是我寫的。」

其中關於原諒,原諒不代表遺忘,不代表不去伸張正義
而是選擇不要心生憤怒和怨恨。寬恕,是療癒傷口、放下過去的惟一途徑。

其中關於慈悲,同情和慈悲有個差別,同情只是感受對方的情緒,
慈悲是一種更有行動力的狀態
例如看到石頭壓住人,不是鑽到石頭下去感受被壓的感覺,而是幫忙把石頭移開


本書中印象最為深刻的
反倒不是兩位聖人說了甚麼
而是被他們的言行舉止甚至略為幼智的行為所感染
兩位聖人像一對相聲拍檔,他們開玩笑、笑鬧、拿平常虔誠的行為開玩笑的能力
如此理所當然地違反眾人期待😂😂😂

例如談論死亡,討論誰會上天堂、誰會下地獄,
兩位聖人還故意拿彼此相反的傳統和信仰來說笑
說某好友的棺材大到可以塞下兩人
達賴喇嘛說大主教會上天堂,自己則八成會下地獄
大主教說達賴喇嘛會投胎轉世,但共產黨會決定他要投胎到哪裡


身為台灣人,自然是對達賴喇嘛印像深刻
書中闡述達賴喇嘛與人打招呼時,會牽起對方的手溫柔摩娑,好像祖父母那樣
他會望進你的眼睛,深切感受你的心情,然候以額頭輕抵你的額頭
不論你當下何種心情,都會通過你的表情反映在他的臉上
有種自己的重重心事被層層剝開的感覺
讓我有種想被看的渴望👀👀👀

當屠圖大主教離開時...
達賴喇嘛:「他老是笑我,所以我也老是笑他,我們就成了很特別的朋友。」
大主教:「謝謝,我付錢要他這麼說的。」
達賴喇嘛:「看他的臉、眼睛、大大的鼻子…,
這張特別的臉,我想,我到臨死的時候,我會記得你。

若有人是你臨死前會回想懷念的,必然是如此真摯的愛的表徵❤️❤️❤️



















↑圖為兩位聖人第一次見面時,達賴喇嘛作勢要親大主教💋